德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清山神秘道童,给我讲道德经第十章,营魄 [复制链接]

1#
北京手足癣治疗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381567.html

一件匪夷所思的往事......

有一次我夜读《道德经》,读到第十章时,怎么看都看不懂,不知道老子在说什么,我心里十分疑惑,大晚上睡又睡不着,抱着一本《道德经》十分焦虑。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这一段,看了很多翻译解释也还是觉得晦涩。我正在恍惚之际,忽然一阵风吹过来,我觉得有点凉意,便起身去关窗,一走到窗前,一推那个窗户,忽然之间,进了另外一个空间。

睁开眼一看,是一个大山里面,此时已不是黑夜,是白天。这山非常清秀,松柏樟枫漫山遍野,林中鸟飞蝉鸣,野兔奔驰,实在景致非常。

我正在观赏,忽听得一阵笛声传来,这笛声啊,悠长婉转,直入心田,音律好似把内心的愁绪一丝一丝拉扯出来放飞,听了一阵,心扉大开,满身吉祥,实在是太好听了。

我循声找去,只见林间一条青色水牛悠然漫步,一个大约十一二岁的小道童骑在牛上,横吹竹笛。

我站在那静静地听着,心旷神怡。

道童也看到了我,于是停下笛子,催牛过来,到了我跟前,他一阵笑声,说道:先生穿一件睡衣来爬山啊哈哈哈哈。

我一看自己,原来刚才晚上的睡衣还没有换,于是说道:小哥哥见笑了。我刚才正在夜读《道德经》,不知为何一下到了这里,敢问此处是何山?

道童道:此处是江西三清山。

我说:哇,这和我家相距可太远了,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是道家名山啊。

道童道:说的是,看来你很了解这座山啊。

我说:山我不了解,以前来过一次,这次不知道为何来了?

他说:正所谓疑而后至,不疑不遇,因疑而缘,故你来的理所应当也。

我说:小哥哥你说话,听起来应该不是一般人啊。

他说:我在这山里住,每日里呼吸山野灵气,承蒙日月光辉照应,可能与你们城市里的孩童略有不同吧。

我心想,这孩子绝对不是一般人,要不拿我疑惑的第十章问问他。

于是问道:我读《道德经》,读到第十章时,怎么看都看不懂,不知道老子在说什么,我心里十分疑惑,小哥哥你能给我解说解说吗?

他说:久不看书,也不记得第十章是些什么语句,你背来我听听。

我便背了一遍。

他说道:哦,这一段啊,原来师父教过我,我还记得他老人家说的。我转述给你听吧。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这个营魄抱一,一般人家说的是精神和身体合一,但还无法解释透彻,其实我家师父告诉我,这个营魄抱一,是说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修道修到了观心如一,一切念头行为须臾不离观照的地步。

什么意思呢,如果观自心的那个清净心无法时时刻刻和自己的行住坐卧合一,则不能叫做营魄抱一,则为迷失,所以老子说能无离乎,是要你自问,这个知行合一的境界,能不能做到不离失?能不离失,你就能进入道的化境。

营魄抱一是我们道家修行的一种基础阶段,也是一个很终极的阶段,说他基础,是必须从这个抱一开始进入,说他终极,是最后也就是抱一不离的地步才算成功。

一个人能够营魄抱一,也就是精神不散乱的意思,精神不随行为和外境而散乱,*魄不乱不离不迷,始终和生命的运作合一,专注而契合。

你看修行修的好的人啊,常常气息很好,精神状态很专注,你和他说话,不会感受他散乱*不守舍的感觉,他始终都有一种专注凝聚的清静笃定力,这就是营魄抱一的体现。

刚刚起步的人,常常离失,常常无法抱一,神*也就是意识,带着身体思绪乱走奔驰,追逐声色名相,无法静下来。非要慢慢达到处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抱一不离,才是功夫啊。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这个专气致柔啊,很多解释,其实我们不要过多的思考和分析这个所谓的境界,老子无奈用四个字来形容,其实我们不必去管那么多,你假如静得下来,你的气息自然专气致柔,不需要你特别的注意自己是否专气致柔。

专气致柔不是自己可以觉察的,你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