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酒类小知识清朝道光初年,九江十二坊的l [复制链接]

1#

在“米香型白酒”流传开来后,广东一带酿酒业发展迅速。晚明至清中叶:手工业中的“酿酒”已经开始盛行。据清初《广东新语》记载:“南海多美酒,不用曲藥,但杵米粉,杂以三五草药和豆与米饭而成者,以锡甑炊蒸糟粕,沥其汁液而成。”

清朝时一口通商的*策实行,广州成为对外贸易唯一的口岸,商贸更加繁荣。

此时广东省佛山市南海有一个小镇,名叫九江镇。“无需杏*招客至,九江自古是酒乡。”据九江乡志记载,当时的九江镇酿酒业盛况空前,达到巷巷有酒坊,街街有酒店,人人论酒经的兴旺景象。

而在众多的酒坊中,又以当时九江镇上的十二家酒坊最受欢迎。它们分别为:永德兴、利农、大德、公源、恒发隆、生兴、宏记、金记、友隆兴、德冯、太上等,后被并称为九江十二坊。

当时,制作米香型白酒并不难。九江十二坊的老板们发现:由于工艺简单,加上在当时主要的火力热量是由燃烧柴火提供,以及设备的限制,无法准确掌控火力的温度。导致酿成的酒不仅酒精含量低,度数难于提升,香味也不够浓烈。

我国北方人民对这个问题选择在原料上做文章,开始用小麦、粟米、高粱等粮食酿酒。特别是高粱酿酒后,出酒率高和酒精度高,直接代替了米香型白酒,成为北方酿酒的主原料。

但广东一带一方面认为大米酿酒好,另一方面对酿出来的酒的质量因长时间没法达到飞跃不满。酒坊里的老板个个因此愁眉不展,九江十二坊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更将这视为竞争点。谁都想酿出一鸣惊人的酒,从而傲视群雄。

来源:广东省九江酒厂有限公司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