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茅山情思丨第五届中国徐霞客游记获奖作品 [复制链接]

1#

大茅山情思

作者:徐宏志

我不是一个“一生好做名山游”的旅行家,但因工作关系,跑了大半个中国,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见识了泰山之伟岸、井冈之雄阔、三清之神峻、峨眉之灵秀、*山之瑰奇……可是我每次到德兴都是匆匆而过,一直无缘深入亲近,零距离接触大茅山这个本土名区胜景。

有的缘分注定不会错过。丙申年清明,“淑气催*鸟,晴光转绿频。”上饶市文联组织到德兴采风,在石红许老师率领下,一行十余人,士女相携,少长咸集,满怀期待的兴奋和激动,一头扎进了大茅山的怀抱,体验了难得的美景,得偿宿愿。

清代诗人张弢叔有诗云:“我去寻诗定是痴,诗来寻我却难辞,今朝又被诗寻着,满眼溪山独去时。”从大茅山归来后的这些天来,我满目溪山,*牵梦绕,难以忘怀那秀山、怪石、幽水、奇潭,谨以此文记下这次美丽的邂逅。

名山令人奇

大茅山位于德兴市东南,因山体高大雄伟,山上茅竹参天而得名,它有大茅山、笔架山、四角坪、梧风洞、双溪湖等五大核心景区,被誉为“江南九寨。”含七彩溪谷、原生生境、雄峰奇岩、史迹胜地四大特色,有“千峰倚空碧,万障碍于云”的美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景区。

汽车一到山前,我们下车驻足,欢呼雀跃。古人云“山远始为容。”遥望远山,但见浅浅淡淡的绿,飘浮在朦胧的雾气中,一直延伸到天际,像一幅水墨画,更似一首朦胧诗,那种远眺之美,非身临其境难以领会。

我拿出望远镜,视野顿然开阔和清晰了不少。绵绵春雨,染绿了大茅山的身影。遥远的天际,横亘着一座座逶迤嵯峨的峰峦,形态各异,高高低低,千姿百态,连绵不断,一带如龙,特别是那座海拔米的四角坪主峰,更是显得挺拔而雄伟。

我们的车沿公路盘旋而上,转入到崎岖的山谷,穿行在花岗岩地貌的山林中,只见青碧的山岩,像刀削般耸立在眼前,路边树林丛茂,郁郁苍苍,雄伟险峻。大茅山擅山水之胜、林壑之美,山川之秀引得同伴的照相机、手机“咔嚓”“咔嚓”响个不停。

路越来越陡峭,但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青的山、绿的水,闻流水淙淙,野鸟鸣叫,大家心情舒畅,欢声笑语不断。

突见前面山路逶迤险峻,边上山崖陡立,半山腰有一巨石凌空而立,上面竟有一棵古松,树干突兀,枝柯横斜。我们齐声惊叹,为这在艰苦的环境中展示顽强生命力的古松,为所有在不利条件下努力拼搏而终获成功的有志之士。

车到山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举目远眺,那参天的古树、广阔的山峦似乎变得渺小了,那远处耸立的高速公路高架桥也仿佛成了小孩子的玩具。

人生也是如此,只有思想到了一定高度、一定境界,才能看清自我、看小世界。

过去只能重温,未来都要创造。我也暗笑自己,这还不是最高处。极目四顾,但见奇岩构巧,洞壑竟幽,对面笔架山更是高峻,由三座山峰组成,因形似笔架而得名,平均海拔在千米以上,形成壮丽的花岗岩峰峦景观。

绿是永恒的主题,远远近近都是绿,有的绿得澄澈,有的绿得深厚,有的绿得空明,有的绿得湿润。

我们信步而行,花岗石地貌确乃其特色,由于千万年风雨的剥蚀,路边岩石轮廓分明,现出许多层次,像无数山峰重叠、相连在一起,呈现出一种雄奇峻拔、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心惊目眩。

梧风洞景区有“小庐山”之称,山势峻拔、林木幽美,山谷有诸多雨意,岗气重重,浓雾涌动,山道曲折,纵横多变,树木山石,蓊蔚洇洇,满目尽是苍翠,入眼皆是绿色,奇峰怪壑,山岩叠砌,让人咂舌。忽然前面几抹红,令人眼前一亮,随行的旅游局程局长介绍说这是红花油茶,是德兴的地理标志,只有在海拔六百米以上的大茅山地区才能开花结果,六百米以下,只能开花,不能结果。

有机会向外人介绍家乡的美景特色,无疑是兴奋和自豪的。我走近红花油茶,明白有的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不在海拔六百米以上,不在那个高度和位置,只能是寂寞地开花,默默地于春天绽放自己的芳香。

诗人歌德说:“大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在它的每一页的字句中,你都可能得到最深奥的启示。”诚哉斯言!

秀水使人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山之眼,山无水不媚,有水才有了生命的灵动、大茅山有山的灵秀,更有水的空明,那山的风骨和水的柔姿完美地结合,让我们沉醉。

青山可以明目,绿水能够洗心,深涧幽谷中有马溪,长三十公里。沿马溪而行,景色忽明忽暗,一会儿山穷水尽,一会儿柳暗花明。更有桥六座,人在桥上走,水在脚下流,溪水仿佛从石头中淌出来,时而慢悠悠,时而急匆匆,一带溪流,顺水而下,乱石参差下的马溪萦绕着大山,流得安静而随意。

“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马溪有着令人惊讶的柔顺和妩媚,如歌如诉地前行,令人神醉,一步步把我们引入大茅山深处,让我们领略它的丰富内蕴。

马溪也是有个性的,水如碧玉山如黛,她穿林越涧,苍翠在幽谷。水流环碧、山峰拥翠的马溪也与山岩斗,与奇峰斗,终成瀑、成溪、成滩、成潭、成池、成湖,一溪一潭都是大自然*斧神工的精心设计,造物者真是眷顾大茅山。

观音潭瀑布落差30多米,由于瀑布沿着奇石飞泻,整个瀑帘外形酷似手持杨柳净瓶的观音菩萨,栩栩如生,真是天下奇观。

我在泰山、庐山,还有闻名天下的*果树看过瀑布,但只见过它们的磅礴雄姿,大都过于傲气,让我们无法亲近,而大茅山观音瀑布却十分亲和,我站在下面,向上仰望,感到一种惊心动魄的震撼,从几十米高的山岩倾泻而下的飞泉,急流裹着震天的轰鸣,冲到涧石上,溅起细细的飞沫,又一齐洒下,像一面水晶帘子直插入瀑中,激起无数碎玉般的水花,水花四溅,爽气逼人,让人宛若置身仙境,胸怀开阔、心清气爽,真希望一直停留在这绝世的画图中。

山水相连,山是永恒静止的,水是流动的,生命之树常青,而生命之水也一直奔流向前。马溪穿越大茅山的胸膛,扫过磷涧的山石,越过陡峭的山谷,萦回湍急的清溪注入仙女潭,山水是如此的和谐,潭水轻轻荡漾,溪水平静、水清见底,本来马溪的颜色和边上的树木差不多,简直分不出草和水,可仙女潭的水深绿,潭边清静,潭水比溪边的草木还要绿,溪边巨石嶙嶙,山木苍翠。

仙女潭是大茅山梧风洞最负盛名的景点,面积约平方米。相传古代有一绝世仙女,每天晨曦初露,就在潭边石凳上以潭水为镜,梳妆、沐浴、洗漱,而今石凳、梳妆台尚在,同行的美女们情不自禁地在潭边顾盼,她们明眸中闪露着悠远雅致的风韵,也是下凡的仙女,也是靓丽的风景。

仙女潭水深见底,从山岩深处流出的水纯净,绝无尘浊的污染,碧绿让人心碎,轻风徐来,妙不可言,我迎着吹来的松风,仿佛看到仙女缓缓而来的身影,听到直透心肺的妙音,气清神洁,身心俱醉,沉浸在无比缥缈的玄妙畅想中,有羽化登仙的感觉。

马溪不停留,舒缓、曲折、柔媚,道不尽的美艳与风流,直入天鹅湖。

天鹅湖面积不大,但烟水苍茫,澄绿的湖水令人目眩,不时有一股股湿润的水雾挟着树木的气息涌来,令人惬意。

用水捧一捧湖水,清澈润口,世俗的劳累会被湖水淘尽,湖水是绿的,绿得透明散发出一股凛若冰霜的寒气,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绿荫如画。

细雨蒙蒙,雨丝也是轻轻的、湿湿的,沾人衣,温柔得让人称心,也让人动心,沐浴习习凉风,面对一湖清水,把手放进湖中,一种莫名的清凉之感弥漫全身,我感到清凉、平静、祥和,不由得捧一掌水,那一种爽洁,由我的手指渗入我的心,一直浸入我的灵*。我大口饮下那捧湖水,感到生命在涌动,用水洗去了俗念,不谙佛学的我也念起了那两句谒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看着与自己零距离的天鹅湖,慢慢地入神,有一种飘荡于水上的感觉,好像我幻成了一只天鹅,正水上驭风而行。

怪石让人迷

石是山之*。

大茅山是花岗岩地貌,石大多雄奇,行、坐、卧、飞,都颇具气势。

我也爱水中之石,乱石滩是大茅山景区腹地,海拔米,到处是形状各异的山石,由于受到溪水的冲刷而千姿百态,有圆有方,有大有小,但都坚实、纯正,一任溪水洗刷、时光冲击。正如一个人经过生命的苦难、岁月的磨砺,更有自己的个性和风骨,那水中之石任岁月之河百般撞击、引诱,独孤傲于一偶,灿烂地展示在溪边一角,铸成一方风景,石的铮铮风骨、石的睥睨尘世,启迪着一种高洁的信念,展示着一种恢宏的襟怀。

美丽的地方是盛产故事的,大茅山水中之石让人惊叹,德兴人对故乡山川的热爱,有好多想象的杰作,“三分形,七分意”,或象形或寓意,各有其肖似之处,皆随状而称名,形状而神似,比如在弼百潭,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神话和绝秀的自然融成瑰奇的意境。

弼百潭的笑靥上笼罩着珠光闪烁、云雾迷离的面纱,她与天鹅湖交相辉映。在碧绿如云的溪水中,有一块巨石静静地卧在水中,其形状似一只憨态可掬的河马在水中休息,栩栩如生。相传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当了弼马温之后,玉帝命他放牧天马来到这大茅山。美景吸引了天马,有几匹不想回天庭,偷偷地留了下来。孙悟空来此寻找,天马不肯回去。弼马温只好拔了一根猴毛,吹了一口仙气,用自己的化身守候在此,天马是白云所化,在原野就是骏马,在水中就是河马。

那些天马是幸运的化身,天马行空喻示自由,无拘无束,那几匹天马留恋这里的风景,不留恋天宫的虚名,活得率性而自由,远比活在世俗中的我们真实。“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奔月的嫦娥后悔不已,而我们无悔。

万物都在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太阳在寻找,星星在寻找,我们也在寻找,当然我也明白不是所有的小溪都能找到大海,不是所有的山石都能砌成宫殿,只要我们以梦为马,找到自己心中的位置,就是天大的幸福和快乐。

还有大茅山风景微缩石,也让人有一种幻觉。

清澈的溪旁,矗立一奇石组合体,酷似大茅山山体风貌,是巧夺天工的大茅山写照。石面上纵横交错的图案像极了浓缩的大茅山精致的景象,给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让人产生一种神秘感,也许是造物主有意而为之,这个大茅山全景微缩图让我思考大和小、外和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也暗自一笑,缓缓前行,突见溪涧有一块天然巨石耸立在水中,长约10余米,宽5~6米,高8米许,相传唐朝末年*巢在此石筑台指挥义*操练,点兵遣将,故名点将台。

看了这样多的石,我感叹,石头也有不同的命运,把它放在荒草野坡,就有牛羊前来践踏;把它放上莲台宝座,人们就向它顶礼膜拜。

清风伴人睡

夜宿梧风迎宾馆。

“梧风洞天,休闲福地。”梧风迎宾馆是别墅型度假宾馆,建于年,由大茅山垦殖场自行组织设计和施工,每栋别墅近三百平方米,一栋又一栋的房子或彼此连接,或隔一条小路,建筑造型别致,幽雅新颖,是欧式建筑风格,掩映在蓊郁的树林之中。

最著名的是一号别墅,年,朱德委员长和夫人康克清一同到大茅山视察,曾下榻在这里,并为这里的兰花题词:“幽兰清香,沁其心田。”

道路两旁是高大而挺拔的树木,南方的树多不够高大,可这儿的树有与众不同的风姿,都高大、粗壮、挺拔、笔直,直冲蓝天,到顶上再横长出拔叶。这里有参天古树水杉,还有12棵高大的金钱松,最大的胸径45厘米,是国家二类保护植物。我漫步其中,陶醉在这远离物欲和喧嚣的静谧氛围中,不做被酒色财气所侵害的俗人。

青山环绕,峦光掩映。我在路上徐徐而行,在这舒泰、幽雅的休闲之地,有一对老年夫妇,男的说:“风景这边独好。”说得很有诗意。女的说:“不,风景这边都好。”也是实话、朴实的话。这里空气清新、凉爽,比山下温度低5~7度,自然的清风,纯净的湖光山色,耳听鸟乱鸣,眼见花半开,鼻闻香自来,当然让人感叹。

林荫小道难得的还是绿:嫩绿、深绿、浅绿、灰绿、各种绿色纵横、交织、形成一片广阔的绿波。

空气中全是湿湿的,宾馆前面的小溪上漫着隐隐的白雾。春雨不大,在潇潇的春雨中观景更别有一番韵味,真是“山色空濛雨亦奇”。这贵如油的春雨把心中的烦躁涤荡得一干二净,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躺在软软的床上,枕溪而眠,置身于一种清幽、神秘、朦胧中,别有一番风味。我起身打开窗户,但见近处古木参天,远处岗峦起伏,对面的小溪,倒映着从房间透出的稀疏灯光,路灯也因雾气而忽明忽暗、忽远忽近。

夜间山籁摇我入梦,吹着清湿的微风,我心中有一种温情在蔓延,然后由这湿湿、嫩嫩、细细的风扬起这温情,吹到远远的梦乡。这幽静,才是最可安心的归宿。想着各种各样的心事,我渐渐地沉入人生的各种梦之中,一夜清风,不知是梦?是醒?

忠*叫人佩

大茅山,是一座美丽的山,更是一座革命的山。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先烈方志敏等同志在此进行过革命活动,这里是方志敏开辟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区域之一,为闽、浙、赣、皖最重要的游击地区,留下了红*洞、纪念碑、三百烈士纪念碑等红色胜迹,成为人们缅怀先烈的地方。

邵伯平的名字我早已听闻,他是邵式平堂弟,年生,年参加弋阳起义,任第三路指挥,年,时年27岁的他牺牲于德兴龙头山乡,当地年建了邵伯平之墓,墓碑的正面刻有新中国江西第一任省长邵式平的题写的“邵伯平烈士之墓”,墓碑有邵式平亲笔题词:“伯平*性强似铁,哪怕牺牲和流血,即是登仙峰,步伐常从容,梦游梧风洞,土石化劲松,凭虚听松涛,心潮逐浪高。”

三百烈士纪念碑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精神教育基地,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给人以高山仰止的崇高之感。当年红*北上抗日先遣队有名伤员,在天然石洞里治疗休养,不料遭敌人围剿、袭击,全部惨遭杀害,年经省人民*府批准,当地*府于烈士罹难处立碑铭记,以示怀念。碑石位于八角亭中,正面碑名为“乌风洞红*死难烈士纪念碑”,背面刻有方志纯同志的题词;“笔架山高,马溪水长,遇难烈士,万古流芳。”碑座刻有《烈士殉难记》。

大家默默对纪念碑鞠了三个躬,然后向忠*献了花篮,表示对革命先烈深深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此处有诗:“梧风洞里豪杰隐,三百余名忠烈*;烽火硝烟生命颂,节名千秋志永存。”

斯人已远去,那些轰轰烈烈的事迹和传奇却流芳千秋。这碑给人一种凄美的辉煌,一种如影随行的沧桑,碑立在前,让人心情荡漾,浮想联翩,神游天外,有一种穿越时空、恍如隔世的梦幻之感。

感谢这里给后代一个瞭望历史的窗口。

END

主 编:红 孩

副主编:安 *

※版权及声明

1、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