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包容和谐之乐肺腑之言 [复制链接]

1#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包容和谐的思想理念总是让我们感到悠远笃厚、深入心髓。我曾到过徽州的一个古祠堂,那时正是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山花烂漫,油菜丛中镶嵌着几处粉壁黛瓦马头墙,仿佛一幅山水画卷。然而比起美景,更让我怦然心动、印象最深的却是祠堂中的四幅木雕版画:

第一幅是荷花与一对平谐相处的螃蟹画在一起意喻“和谐”,第二幅是荷花与一对甜美嬉戏的鸳鸯画在一起意喻“和美”,第三幅是荷花与一对须顺足展的龙虾画在一起意喻“和顺”,第四幅是荷花与一对仰天齐鸣的青蛙画在一起意喻“和鸣”。四幅版画惟妙惟肖、谐音巧借、意味深长,将包容和谐的理念阐释得既恰到好处,又刻画得淋漓尽致。包容和谐的思想就是这样绵延在普通百姓的市井生活与日常思维,传承着祖祖辈辈的智慧积淀与心灵密码,就是这样融铸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融汇于人类文明的繁衍与进步。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人的道德准则。现代社会,应该坚持弘扬包容和谐的精神,大力倡导“以和为贵”的处事哲学、“心平气和”的修身传统、“家邻和睦”的伦理道德、“*通人和”的价值取向、“和气生财”的从商准则、“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和衷共济”的公德思想、“和乃天道”的自然意识、“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追求动态中的平衡、差异中的一致、纷繁中的有序、多样中的统一,让社会沐浴“和”的阳光,荡漾“爱”的春风,分享“祥”的快乐,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佳境。崇尚和谐传承美德古人造字和造词考究至极,让我们这些后人十分敬仰和钦佩。和谐文化和理念,首先就充分体现在“和谐”二字本身,让人感到温暖并富有哲理。单看字形,“和”乃是“禾”加“口”,为“大地生禾,养天下之口”,表明和的基础是人人有饭吃,口中有粮自然和。“谐”则为“言”加“皆”,表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言路皆通自然谐。所以和谐一词,从一定程度上说,既讲经济基础,又说民主自由。联想到我们*和*府一直强调,经济上充分维护人民的物质利益,*治上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确实是得“和谐”之真谛。和谐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情怀,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合的民族,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尚书》就有“协和万邦”“燮和天下”的记述,《周易》中也贯穿着“保合大和”“天下太平”的理念。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这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和谐”的论述。这种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和”为美的艺术观,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早已深入人心,于中国百姓的思维方法相互融合,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一脉相承。北京故宫是世界最大的、保存最好的宫殿,它的三大核心殿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有和字。太和殿,意蕴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和殿,意蕴中庸平和,喻人与人的和谐;保和殿,意蕴平顺安康,喻人自己身心的和谐。有人说,将“和”应用于养生,则得和而盛、得和而寿;将“和”用于人际关系,则宽以待人、和信与人;将“和”用于经济,则产业融合、繁荣各业;将“和”用于*治,则社会进步、民生安乐;将“和”用于决策,则良言潮涌、上下通达;将“和”用于外交,则协和万邦、天下太平。可以说,和谐就是这样一种皆大欢喜的美好状态,这样一种浸润深刻的智慧之根,这样一种弥足珍贵的民族理念。和谐是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一种永恒的价值取向。和谐思想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理想价值,和谐之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从古代的诸子百家,到近代的仁人志士,他们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问题,探讨不同的社会领域,但是始终都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孔子的“和为贵”,墨子的“兼相爱”、管仲的“和合故能谐”,还是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主张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建立与保持和谐关系。“和谐”理念所具有的智慧闪光点和历史穿透力,在不同的时代,总能散发非比寻常的精神魅力。人们常说,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的十八大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其中闪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光芒。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更体现出深厚的现实根基和长期的发展需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和”是万物的根本属性,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一切的*治、经济、文化从根本上说都是“和”的一种方式。当今社会是一个以人类自身为圆心,以包容和谐为半径所勾画的圆圈,“和合”既是处世之道,也是为人原则。因此,我们始终倡导人心要和善,夫妻要和好,家庭要和睦,生活要和美,工作要和顺,社会要和谐,外交要和平,遇困要和衷共济,经商要和气生财,说话要和蔼可亲,有了矛盾要和缓,和缓不行要和谈。正所谓,吃饭要和羹,“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相关食材、调料科学搭配组合才味道鲜美;穿衣要和谐,各种颜色科学搭配才具美感;唱歌要和声,“八音克谐”,不同的音律协同才悦耳动听。就连我们的琴道也十分讲究中正平和,棋道也推崇平衡中和,茶道也追求真怡静和,医道也遵循气血调和。和谐作为一种观念、态度和理想,在一定意义上,关系着人们在*治、社会、伦理、审美等领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正邪的基本判断,映现着人们治学处世的心性气质与对真善美的向往追求,体现着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彰显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恒久的历史传承。身心和悦心平气和和谐源自人的内心。心平才能气和,内和才能外顺。因为工作关系,我曾亲历了“世界佛教论坛”的创建和发展,记得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就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令人印象深刻。一个内心失调失衡的人,往往焦躁不安,容易失意和失败,快乐更无从谈起。只有打开心灵的窗户,以平和之心思考问题,以冷静之智处理事情,以至诚之意宽以待人,才能真正实现身心和悦。生活之道,离不开快乐;身心和悦,关键在内心。大江大河中,水的清澈并非因为不含泥沙和杂质,而是在于乐于包容、善于沉淀、流淌不息;大千世界中,人的快乐并非因为没有委屈、痛苦和波折,而是在于内心知足、思想淡定、为人宽容、放弃抱怨。《论语》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颜回箪食瓢饮、穷居陋巷。而孔颜非但不觉条件艰苦的外感之忧,反而自得安贫守志的内在之乐。这种快乐,乐在扬弃外在之物,实现内在完美。说到底,快乐就是一种心情感受,一种精神享受,不在于权势和金钱,不在于物质和名利,而在于用一颗平淡无华的心,去领悟生活中的风雨兼程与风和日丽。只有追求平和、理性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心与身的和谐,才能摒弃不必要的烦恼,得到高质量的快乐。做到身心和悦,需要坦然面对各种缺憾。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新月半弯,各有其美。人生若是没有百分之一的缺憾,也就少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彩。过分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在工作中,我接触和了解了许多残疾人,他们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始终对生活充满挚爱,对未来满怀希望,他们坚定的人生信仰、浪漫的精神追求和真诚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动和震撼。特别是残疾人在体育和艺术上的成就,更是向人们充分展示了缺憾美。缺憾不是无能,缺憾不是软弱,缺憾不是失意,而是另一种方向的展示和追求,另一种形态的憧憬和壮美。面对相同的事物,如果选择包容,人们的生活就被定格在快乐和安详的状态;如果选择怨恨,人们的生活就被定格在愤懑和抑郁的状态。坦然接受各种不足与缺憾,生活的状态其实就是人们内心的状态。做到身心和悦,需要淡然面对各种诱惑。“不想当将*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的欲望和追求,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但过度地追逐往往会使人迷失生活的方向,必须求之以道、循之以德。对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多有阐释。儒释道三家各说各的理,但不管是“出世”还是“入世”,都追求淡然洒脱的境界。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身心本无累,累的是背负太多。现状与期望往往存在差距,需要一种理性平和的心态来对待。面对诱惑,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功名利禄不趋之若鹜,是非成败不趋炎附势。只有这样,才能悟到和悦身心的真正妙谛,找到美好生活的最佳平衡,把握人生追求的正确方向。做到身心和悦,需要超然面对各种境地。有人说过,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无需过于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应该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有些坚持不必刻意,有些放弃无须不舍。鲁迅写过一个小短剧《过客》,其中那个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的过客就是鲁迅自己的写照。最痛苦彷徨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只是坚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对顺境、对安逸,不膨胀迷失;对逆境、对不公,不怨天尤人;对误解、对委屈,不自怨自叹。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也不可忘志,让“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才是身心和悦的智悟。“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人们的生命历程中,修身是源头、是基础,修心是固本、是提升。如果能在学识智慧与道德修养上达到身心和谐,无疑是最可贵的生活准则与人生态度。人的一生中十分幸运和欣慰的一件事,就是有机会结识一些真正的身心和悦之人,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经世事练达后的淡定从容,一种经岁月风雨浸润后的真诚质朴,一种经山重水复后的心旷神怡,从而提升自己的境界。家邻和睦生活和美家庭和睦,生活和美,这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目标。梁漱溟先生曾经说过,现代化的中国是一棵新树,但他是从原来的老树根上生长出来的,仍和老树同根,不是另外一棵树。人其实也一样,无论离开多久,身在何处,心中都有一个根,这个根就是家。中国是世界上家庭数量最多的国家,无论是二人世界、三口之家的小家庭,还是多世同堂、人丁兴旺的大家庭,无不将家作为生命的延续、情感的联结、心灵的皈依。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家国间找寻意义、构建价值,留下了无数经典,绵远悠长至今,成为国人心中最深厚的积淀。中华民族家庭所特有的人伦传统,也形成强大的亲情凝聚力,成为社会安定的基础,国家富强的基石。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和是家庭幸福的美妙旋律,幸福的家庭都充溢着和谐的幸福。和谐的幸福是一种相濡以沫的陪伴,“青丝结发,白首相伴”;和谐的幸福是一种温馨的氛围,相知相爱的一家人,一颗心连着一颗心;和谐的幸福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无论餐桌长短方圆,无论饭菜冷热咸淡,只要家人团团围坐,就吃得香甜。一家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感情融洽,互相尊重,彼此爱护,时时事事都体现着“和为乐”“和为贵”,家里才会永远洋溢着幸福与快乐。记得小时候参加乡邻的婚礼,常常见到新房挂有民间“爱神”和合二仙的画轴。两个活泼可爱的孩童,一个手持荷花,一个手捧圆盒,盒中飞出五只蝙蝠,那荷花是“并蒂莲”,盒子象征“好合”,寓意“和(荷)谐合(盒)好”,而五只蝙蝠,则象征五福临门、大吉大利。这既是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和谐幸福的无限寄托。责任,是家庭和谐必不可缺的基石。一个和谐的家庭,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相互支持,各尽各的责任、各守各的本分。“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父母子女间的情感,永远充满着最深情的无私奉献,饱含着最真诚的体贴关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这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孝道。家是生活的避风港,邻居、则是家的守望人。家和与邻睦往往并提,所谓“千金买屋,万金买邻”“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古代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可以说是最好的例证。我在榆树县工作期间,由于工作忙,妻子生孩子时我都没在家,正是邻里帮助找医生来家里接生,并悉心照料,孩子都得以健康成长。家邻和睦总是那样让人踏实、温暖和感动。佛教界著名的星云大师曾经讲过四位老人进家庭的故事,让人深受教育并难以忘怀。在寒风刺骨的一天,一个妇人打开门,看到外面站着四个老人,在寒风中颤抖战栗。夫人赶忙邀请他们进来喝杯茶,暖暖身。四位老人说:家里还有什么人?夫人答道:丈夫带孩子出去了。由于家中只有妇道人家,四位老人没有进去。过了不久,丈夫领着一双儿女回到了家,一得知此事,赶紧让妇人去请老人们进屋,热情准备茶水,并要请他们留下吃饭。四位老人说:我们四个人分别代表和谐、平安、财富、成功,但只能请进去一位。到底请谁进,全家有了分歧:丈夫喜欢财富,妇人喜欢平安,儿子喜欢成功,女儿喜欢和谐。一番争论,最后还是听了女儿的意见,把和谐请进来。一打开门,结果四个老人全部进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请的是和谐,有和谐就会有财富,有和谐就会有平安,有和谐就会有成功,所以和谐一到,财富、平安、成功就自动全来了。是啊,有和谐就会有财富。和谐思想渗透在商事往来中,由古至今逐渐形成了“和气生财”“君子聚财取之有道”“买卖不成仁义在”的宝贵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从商之道产生了深远影响。早在被誉为中国古代生意经的《商训》中,商圣范蠡用简单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道理:“欲从商,先为人。”待人接物、规矩方圆、诚信为本、勇于决断,这些不仅仅是为人的品德,更是一个商人成功秘诀。徽州商人李大皓特别告诫继承者:“财自道生,利缘义龋”,“视不义富贵若浮云”。以义取利,德兴财昌,舍义取利,丧失了“义”也得不到“利”。如果为人不诚不仁,做事无规无矩,只求蝇头小利,遇事畏首畏尾,不仅是经商大忌,为人也必生嫌隙。这样的“商人”离“人和”太远,最终只能“伤人伤己”。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同修仁德、济世养生”,全聚德“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等治企理念,也都融入了浓厚的和谐文化元素。所以说,不为善而行善方为大善,不为孝而使孝方为大孝,不为利而经商方为大商。我有幸在安徽工作5年多,让我对徽派文化、徽商精神了解更多,知之更深。徽商,起源于唐宋甚至更早,鼎盛于明清,并称雄明清商界年,赢得“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之誉。徽商明显的特点是:讲究“贾而好儒”,恪守“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的传统伦理,强调诚信为本、以义取利,这是徽商成功的内在精神;讲究*商和融,注重赢得*府支持,明朝成化年以后又拿到盐业经营许可并快速崛起,这是徽商成功的*治条件;讲究回报乡梓,凡是徽商活动的地方都建有会馆、公所、旅享堂、思恭堂等场所,经常兴办义学、提携商号商号、帮衬百姓,这是徽商成功的独特优势。正因为如此,源自深山僻壤的徽商才能“留寓四方”,才能在市场大潮的搏击中百年不败。千秋家国梦,和谐是根基。“和”有和衷共济之意,“谐”有协调顺畅之说,“和谐”的基础是个体与其所处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谐是家庭幸福的保证,是社会繁荣的前提。用和谐文化滋养家庭,则家和万事兴;用和谐理念经商致富,则财源滚滚来。有了家庭的和睦,才有生活的和美、社会的和谐。这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水源泉。处事和容人和*通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言简意赅,一语中的,道出了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沧桑傲视世界的生存智慧。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撇一捺组成的“人”字,写法简单,寓意深刻,人与人只有相互扶持支撑,才能站得稳、立得牢。孟子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与人之间,只有坦诚地交换信任,把相互关系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才能和谐共存。中华文化为*处人都十分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容,待人诚恳、互相关心,与人为善、推己及人,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各方共进的合力。我们的社会应当既承认个人的可贵精神,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活力,又尊重他人的差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每个人都怀揣和善之心、生发和睦之情、维持和谐交往、促进和美之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融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能协调。古今中外的无数史实证明,人和才有*通,人和才能事业和顺。懂和谐、会包容、善团结是难得的人生智慧和境界,也是我们事业顺利发展、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正所谓五味要和,才有美味醇香;五音要调,才能步调一致。东汉史学家荀悦在《申鉴》中提出:“君子食和羹以平其气,听和声以平其志,纳和言以平其*,履和行以平其德。”一个国家、民族的兴旺,一个单位和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决策者殚精竭虑地谋划和决断,还需要众多集体成员的热情参与和积极响应。“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这是哲人有感于对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得出的理性升华,也是东方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群体智慧的高度结晶。著名指挥家卡拉扬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只强调三个音,来使我的乐队变成团队。首先强调起音,起音不齐,乐曲就乱。第二个是专业音,不管是吹喇叭的还是打鼓的,都要表现出自己专业上认为是最好的、最高段的音。第三个是团队音,当你打出自己的专业音之后,还要考虑到整体,是不是会成为干扰别人的音。”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我们都是交响乐团中的成员,定位在准确的位置,既不跟着高音攀升,也不被低音压抑,才能奏出最和谐的乐章。办成一件事情,成就一项事业,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难以成功的。老百姓讲:“你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大家都可能参与过拔河比赛,这是一种充分体现和谐精神的运动,每个人都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密配合、互相支撑,才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和谐是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基础构成元素。如果身边有一批志同道合、精诚团结的同事朋友,群策群力同心协力,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同甘共苦众志成城,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人和的力量,不是加法的效应,而是乘数甚至是指数递增的效应。个人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合力的效果,产生势不可挡的威力。我在江苏省工作时,一位很睿智勤奋并很有文学风采的老同志讲过,一个好的领导者就好像一个好乐师、画师和厨师。乐师的本事是能用不同的音律编排出优美动听的乐曲,画师的本事是能用不同的颜色描绘出绚丽多彩的图画,厨师的本事是能用不同的味道烹调出美味可口的佳肴。领导者不妨也学学这“三师”的本领,描绘多彩的图画,烹制美味的佳肴,演奏优美的乐曲。我曾在国家和省市县乡五个层级以及中央机关工作过,回顾几十年的经历,其中最大的一个感受和体会就是,一个和谐的集体,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对于工作开展、自身成长和事业发展都甚为重要。在一次江苏省干部会议上,我曾讲过:“一个领导集体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都得倒台。团结出生产力,出战斗力、出凝聚力。团结的地方也出人才、出干部。团结利*利国利民,也有益于个人的心情舒畅和身体健康。善于团结、乐于合作、易于交往,是领导者重要的基本功。”作为一个领导者,不全是靠自己干事情,很重要的是团结大家一起干事情,是推动别人干事情,是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他人去实现。搞好团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顾大局、讲原则,有修养、有气量,能服众、能宽容,有时还要委曲求全。而搞不团结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精心营造的团结氛围、多年积累的和谐局面,也许一句话、一件事就把它毁掉了。汉高祖平定天下以后说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朕不如张良;治国、爱民和用兵,朕不及萧何;统帅百万大*,百战百胜,朕不及韩信。但是,朕懂得与这三位天下人杰合作,所以朕能得到天下。反观项羽,连唯一的贤臣范增都团结不了,这才是他失败的原因。所以团结和谐,就是要相互尊重、承载你我,相互合作、包容你我,有利于和谐的话多说,不利于和谐的话不说,有利于和谐的事多做,不利于和谐的事不做。还是星云大师,讲过“五指争大”的故事,很有说服力。有一天,五个指头吵架,彼此争相比大。大拇指竖起来首先说:我是正统,我最大,你们得听我的。食指举高了道:民以食为天,我指向哪里,你们就到哪里,我最有用,所以得听我的。中指不服气,伸开手掌喊:我在正中,最高、最长,你们得接受我领导。无名指得意洋洋地说:这还用说吗,节庆喜事,什么钻戒宝物,都要戴在我身上,我最闪亮,我最名贵啊。小拇指深沉诡秘地说:当人们面对大众、父母、法师、尊长、四方菩萨,心存恭敬,合掌施礼时,是我离他们最近,是我和他们最亲,得听我的。其实,五个指头各有长短,无需争论短长,只有屈指抱拳,才能集聚力量,只有相互依靠,才能皆大欢喜。这些年,谈领导水平、领导艺术的文章很多,持有的观点也繁多,各有所见,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在我看来,无外乎“和谐”二字。古往今来都演绎和印证着大千世界的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岁月哪里是日日的鲜花和酒宴,人生哪里是天天的欢笑和掌声。人是有感情的,理解、信任、尊重是同志间友好相处的前提,应该以诚相待、推心置腹。一个受人尊敬的好领导,应当善于沟通创造和谐,懂得宽容营造和谐,率先垂范激发和谐。沟通是建立和谐的桥梁。要知道,管理者50%的时间用在沟通上,而管理中5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能力再强的人也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正确的沟通必须平等相见,换位思考。在沟通中需要有必要的让步、妥协、变通,“退一步,天地宽”。在领导班子中,意见和分歧总是会有的,要想方设法淡化分歧而不是强化分歧,搁置争议而不要过多争论。从沟通中寻找共识,并努力放大这种共识,而这其中,常常需要迂回,需要耐心和等待。宽容是维系和谐的纽带。如同一个人对着空旷的大山大声呼喊,你若对它友好,它则友好回应。在一个集体当中,只有尊重和信任别人,别人才敢跟你讲真话、倾诉肺腑之言,你才能听到直言和真言。只有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观点和个性,谅解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做到容人、容言、容事,才能成为事业上志同道合的同仁,想法上肝胆相照的知己,工作上密切配合的同事,生活上互相关心的挚友。垂范是激发和谐的力量。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关键在一把手。对于领导班子成员来说,有一个好的一把手,是最重要的*治生态和工作环境,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要想营造和谐的氛围,一把手要有所谓“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大肚量,经得起批评,受得了委屈,好话坏话都得听;要有所谓“睁只眼、闭只眼”的大本领,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紧要问题把得住,无关紧要的问题放得开;要有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几欲达而达人”的大境界,要知道,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周围人都成功才是领导者最大的成功。这又让我想起了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一本书——《钝感力》,书里列举了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事例,印证并赞赏一个颇有哲理的观点,即人们具有敏感力是一种才华,而具有钝感力也是一种才能。我们对待原则大事应当保持敏锐,要有敏感力;对一般的事情却应具备必要的迟钝,要有钝感力。夫妻乃至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朋友乃至同志间的相交,必须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不需要过于细腻和敏锐。把什么事情都看得太清、听得太明不一定是好事,把什么问题都打破砂锅问到底得到的不一定是满意的答案,却往往会使人焦虑、劳累和郁闷,也往往伤害感情甚至使关系破裂。为此要适当拥有与人为善、处事包容的钝感力,这样生活才会顺畅、舒心和快乐。文化和鸣交流互鉴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出泱泱大中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五千年文化一直传承、从未中断,像血脉一样始终延续流动。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根本的是植根于民族基因的文化精神在支撑。回望历史,中华文化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文化因交流而多姿多彩,因互鉴而渗透融合。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既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又应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推动不同思想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动各种思想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实现百花齐放、文化和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总是处于变迁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与时代性。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思想文化,都有各自文化的本色、特点和长处,这些不同文化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世界就是在不同文化的相互依存、对话、交流中发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布《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为保护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法理依据。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这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伟大礼物”。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和谐包容,认为万事万物可并存并处,融会协调,有人甚至把中国传统文化称之为中华和合文化。由于中华传统文化将和谐作为核心因子,注重借鉴和汲取其他国家和民族思想文化的精华,铸就了“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并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走向繁荣兴盛。延续千年之久的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好例证。丝绸之路的开辟,极大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打开了中国了解西方、西方了解中国的窗口。经由丝绸之路,中国输出了丝绸、瓷器、茶叶、火药、指南针等大量商品,同时也接纳了大量的异域文化和商品,中国民族乐器琵琶、二胡等起初源自中亚。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古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等文明的交流也源远流长,不断从中汲取有益成分滋养自身。西方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从“数的和谐”观点、“对立和谐观”相继提出,到西方先哲把和谐理念引入*治和社会领域,再到对和谐的理解转入以人的独立性、自主性为前提的崭新阶段,无不体现了西方对和谐思想的深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这些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描绘了未来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和实现途径。总体上看,中华文化更倾向于整体性、辩证性、和谐性,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而西方思维方式倾向于分析性、思辨性、冲突性,强调社会不同利益之间的斗争与博弈。尽管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发展和谐文化,离不开对各国有益文化成果的学习与借鉴,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国共产*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注意汲取中西方文化的积极养分,用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这正是践行文化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和谐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它带给人类的不是贪婪索取,而是“民胞物与”的仁爱;呈现给世界的不是征服和战争,而是和平和友谊。只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才能使和谐文化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而且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具有更加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导不同文化走向和谐共处的大同世界。民族和乐和衷共济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讲究和衷共济,重视民族团结。几千年来,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造就了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团结上牢不可破的民族综合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在我所从事和分管过的工作中,没有哪一项工作像民族工作这样,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空前地需要和谐思想来予以指导和推动。和谐是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重大原则,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乐。56个民族的文化和乐共融。古语云:“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极具特色的我国民族多样性,把中华民族装扮得丰富多彩,把华夏文化打造得亮点纷呈,也使人民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我们的民族多样性,是中华民族永葆坚强、优秀、勤劳和智慧等优势的重要基础条件。各民族文化精髓的积聚与沉淀,本土文明与异质文明的浸润与滋养,使神奇的中华大地变得愈发厚重。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人接受汉族文化,改汉姓并为汉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为结束“五胡乱华”、开创隋唐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阴阳五行、八卦节气等起源于汉族的思维理念传入藏、蒙古等地,为这些地区发展自己的哲学、历法、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不同民族文化的生成、辐射与激荡,形成了一个内敛而不自闭,外延而不异化的具有强大自持能力的社会系统,使各民族能够在保持自身独立的人格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同时,又能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吸纳外部事物,使和谐的气息能够长久地充盈于各族儿女的心田。56个民族的血脉和乐共通。各民族和衷共济、自强不息的奋斗,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祖国的疆域由各民族共同开拓,汉族的祖先最先开发了*河流域和中原地区,彝、白等民族最先开发了西南地区,满、锡伯等民族的祖先最先开发了东北地区,藏、羌族最先开发了青藏高原……祖国的经济由各民族共同发展,稻和麦是百越族和西部少数民族首先栽培的,高粱、玉米、芝麻、苜蓿、*瓜、胡萝卜等果蔬经古代西域传入中原。祖国的和平由各民族共同捍卫,17世纪发生在黑龙江的雅克萨之战,鄂伦春猎人全民上阵奋勇抗击沙俄侵略者。年,傣族大土司刀盈廷带领汉族、景颇族、傈僳族群众率先反抗英国入侵者。19世纪中叶,壮汉两族共同成立黑旗*抗法援越,威名远扬。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各民族的血流在一起,情融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形成了生死相依、荣辱与共的血肉联系。56个民族的发展和乐共进。新中国成立之前,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复杂而多样。许多少数民族和汉族相同或大体相同,都进入了封建社会。部分少数民族则有的处在封建农奴社会,有的处在奴隶社会,有的甚至还保留有浓厚的原始社会形态。“雄鸡一唱天下白。”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各族人民永远结束了民族压迫和民族纷争的痛苦历史,携手迎来了民族平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繁荣发展的新纪元。我国有1亿多少数民族人口,国土面积有64%、陆地边界有86%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大多是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国境前沿区,不少是山区、牧区、高寒区、干旱区,相当多的地方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出台一系列*策措施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牧区发展、特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等规划和*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民族地区开始进入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一样宝贵,得之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任何时候都不能小视。我曾专程前往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瞻仰“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普洱县“民族团结誓词碑”。回想当年,新*权刚成立不久,边疆民族地区交织着各种*治力量,跟不跟共产*走?这是盘亘在各族头人和老百姓心中的一个大大的问号.在*的民族平等团结*策强大感召下,普洱地区26个少数民族歃血为盟,决心跟着共产*走。这一走,就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康庄大道。来到普洱县,亲眼看着56年前在石碑上用汉、傣、拉祜等文字刻下的那些名字,重温当年各族群众立下的铮铮誓词,想象着当时数千名群众在这里歃血为盟的壮烈情景,不由得荡气回肠,感慨万千。我还有幸见到了当年亲身参与民族团结盟誓并在碑上留名的3位古稀老人,握住他们的手,我满怀敬意地说:“半个多世纪前,你们把民族团结的精神刻在了碑上;今天,我们各族人民群众都要把民族团结刻在心上!”老人的手温暖有力,我们紧紧地握了许久……我至今无法忘记年7月,在赶往西宁参加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的路上,接到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消息!联想到一年前发生的拉萨“3·14”事件,内心无比沉痛,一夜无眠。第二天在会上,我痛心疾首地对与会同志说:“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繁荣发展是喜,停滞衰退是悲;和谐安康是美好,暴力恐怖是罪恶。”这是我的肺腑之言和真切体会!60多年来,我们*对民族工作始终高看一眼、厚爱几分,对少数民族始终讲感情、动真情,满腔热情地对待,设身处地地理解,诚实诚意地帮助,才有了“近者悦、远者来”的局面。只有平等互助的春风才能驱散乌云,只有团结友爱的阳光才能消融冰雪。我们不应该因为某个地方出现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而不加区分地将这个地方与之捆绑,不可以因为一个民族中极少数人闹事而不加区分地给这个民族贴上标签,更不要因为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涉及少数民族人员而不加区分地同民族问题予以挂钩,决不能因为发生在民族地区的个别极端问题而对我们的实践已经证明并长期行之有效的民族*策产生动摇。我们必须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切实遵循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原则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大交往大融合,让56个民族的大家庭成为向心力更强、包容性更广的命运共同体。宗教和善众缘和合在悠久的人类文明史中,宗教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也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赵朴初曾津津乐道一段轶事:延安时期的毛泽东一日路过寺庙欲入,同行者说,那时迷信,有何看头?毛泽东说,不对,那是文化!费孝通先生也有一个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与善在不同的宗教文化当中,都是突出的主题。“慈爱和同、和以处众、和而常通”是善,“敬老恤孤、怜贫悯疾、慈俭济人”是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众缘和合”是善。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文化就是和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合”为贵,注重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提倡吸纳世界上各种思想和文化。外国宗教文化进入中国后也逐渐与中华文化有机融合、和谐统一。回顾历史过往,中国在信教与不信教者之间,在信仰不同宗教者之间,很少因为宗教信仰而发生大规模的纠纷或争斗,更没有发生过所谓的宗教战争,而是更多地体现对各宗教的理解与宽容。佛教传入我国后,本着兼容并蓄思想,吸收了儒家和道家的理念,融入到我国文化环境中。伊斯兰教的“顺从、服从”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文化。我见过很多中国特色的宗教景象:名山大川中,不同宗教“各拜各的佛,各上各的香”;“寸土寸金”的北京王府井大街,既有实业家投资的东方广场和新东安市场,也有由北京市*府修复的天主教堂。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佛陀住世时,曾以一朵花的花香,来比喻众缘和合。佛陀说:一朵花,是什么香?是花瓣香?是花的颜色香?是花粉香?是花的什么香?不,花香不是哪一个部分香,而是花的众缘和合的香。众缘和合,正是花香的秘密,正是花香的源头,也正是花香的真谛。”现在,中国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还有一些民间信仰,信教的人数至少超过一亿。五大宗教都有和善意旨,比如,佛教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道教崇尚“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天主教教诲“如同我爱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基督教提倡“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伊斯兰教奉行“只有一种道德规范,就是源于忘我、行善的博爱法则。”因此,在尊重和维护宗教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应促进不同宗教或同一宗教不同宗派之间拓开心量、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努力实现五教同光、共致和谐。我国各宗教都崇尚和谐、追求和谐,宗教经典、教义教规、道德戒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我在职时经历了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年在浙江举办的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年在江苏无锡和台湾台北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年在香港举办的第三节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同愿同行”,三届论坛的主题都离不开一个“和”字。所以,有人说,和尚就是“以和为尚”“中和最上”。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素有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的“六和敬”倡导;道教和光同尘、济世利人,以“道法自然”为和谐的总原则;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万物并要其和谐共存、创造人类并要其和睦相处,追求和谐的“乐园”;天主教、基督教认为天主(上帝)创造的“伊甸园”是和谐乐园,信仰借着耶稣基督的救赎恢复人与神、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正因如此,我国五大宗教曾共同发表《倡导宗教和谐共同宣言》,提出发掘各宗教的和谐思想资源、弘扬宽容中道的宗教思想、培育和谐向善的宗教文化,体现了宗教界实现和谐、繁荣的努力方向,也体现了人类个体追求安宁、幸福的理想目标。在当今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时代,宗教界为增进和谐发挥积极作用,也就是在为这个深刻变动的世界,增一分理解与感动,添一分平安与和谐。自然和煦天人合一我曾到过一些名山大川、看过一些秀丽美景,在感慨大自然*斧神工的同时,也不禁慨叹“天人合一”的博大精深。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合而一致的统一体,是人与自然最稳定的相处模式。中华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把人和自然界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思考,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相亲共荣、和乐融融的美好图景。在中医学中,认为人体本身便隐喻了自然界的组成元素,骨骼象征山脉、血液象征河流、穴位象征星斗、毛发象征草木等等。可以说,人与山川日月、花草树木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甚至能够相互感通、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融合。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贯穿在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当中,天与物与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为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经过千万年感受形成的;人类与自然的感情,是经过千万年的相处建立的。从起初被自然支配,与自然抗争,渐渐地到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再到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永远的家园。在中华文明里,“天人合一”的画面温馨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谊,在很多诗词中都有所体现。“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诗人李白对山川明月的情真意切,情谊绵绵,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无论世态是否炎凉,山川明月都是他忠实的朋友,无声陪伴,不离不弃,如此的温情怎能不让人感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形象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信任、相互爱慕、相互景仰。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导致人类正在失去对自然的美感,我们应该学习古人对大自然的仰慕敬畏以及情感的形象表达,秉承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切实把自然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情感基石和实践基础。在中华文明里,“天人合一”的典故代代相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流传着“好生之德”的思想和“网开三面”的故事。《尚书》说:“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对于赢得民心十分重要。商汤有一次狩猎,见部下们张网四面并祷告说,上下四方的禽兽尽入网中。汤命令去其三面,只留一面,并祷告说,禽兽们,愿逃者逃之,不愿逃者入我网中。商汤“网开三面”的消息传到诸侯耳中,都称赞汤的仁德可以施与禽兽,必能施与诸侯,因此纷纷加盟。事实上,商汤正是靠广施仁*,最终拥有了天下。所以《诗经》称赞他“敷*优优,百禄是遒”,意思是广施*令很宽和,百姓福气聚成团。在中华文明里,“天人合一”的哲理深植生活。中华民族很早就认识到了生产不能破坏自然的道理。砍伐树木,捕捉鱼虾,一定要取之有度,取之有时;播种百谷,一定要与四时之序相协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是孟子对梁惠王所进行的理论教育。《国语》记载,鲁宣公要在春天的池塘里捕鱼,大臣里革劝告说,春夏是鸟兽鱼怀孕繁殖的季节,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捕杀它们,一边说一边把渔网撕断弃置于地。人生在天地之间,人们的生产活动不能上逆天道、下绝地理,否则,“天不予时,地不生财”。前些年,了解到大兴安岭等林区因转型,致使林区群众生活困难,乱采乱伐问题严重,我心情很沉重,要求有关部门调查研究,最后制定了相关*策,既有利保护了那里的生态环境,又使林区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所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亲缘关系,这是中华民族祖先独特的智慧。从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到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有体现。然而正如甘地所说,大自然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却无法满足我们的贪婪。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大气污染、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大自然正在给予人类一连串的警告与惩罚,无语的自然不可欺。达尔文曾经说过,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征服大自然。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既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万物一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时代阐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讲求和谐理念,追求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提高,甚至不惜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代价的做法,是与和谐发展背道而驰的。人类投入自然怀抱之中,自然被放在人心之上,人类呵护自然,自然回报人类,相近相亲,相融相合,这才是美妙的和谐境界。世界和平协和万邦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个色彩斑斓、奥妙神奇的地球;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个多民族共存、多宗教共生的世界。当今世界有70多亿人口,多个国家,0多个民族,多种语言,多个独立的宗教。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历史经历,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生存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思想理念,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基因,不同的利益诉求。但无论穷国富国,都倡导平等、诚实、慈善、包容,都追求发展、美好、和谐、和平。和谐深深浸润在中华文明历史洪流中,不仅贯穿于人的身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也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理。《尚书》和《周易》里很早就提出“协和万邦”“世界和平”的观念。正是因为和谐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华文化从来不是带有强烈进攻性和称霸意识的文化,“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和平共处”一直是我国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中奉行的基本准则。中国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实际上是一次“和平之旅”。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正值明朝初期,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但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策不同,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策。郑和船队始终奉行着“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俗,平等开展贸易,把中国陶瓷、建筑、绘画、雕刻、服饰等领域的精湛技艺和茶叶、皮毛等农产品带到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历史不会忘记年的春天,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为开场白,阐述了中国求同存异的主导思想,亮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为新的国际秩序主张的提出奠定了基本方向。从罗曼·罗兰的“我要向您高歌,神圣的和平”到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从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到联合国、世界红十字会等众多国际和平组织的成立,长期以来,人类一直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行动祈盼和谐、祈祷和平。可以说,和平是一个安宁的环境,而和谐是一份辽远的心境;和平是没有外界的战争,而和谐是没有内心的困扰。和平与和谐是人类长久的呼唤与祈盼,也是人类永恒的向往与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日益提高,国际影响日趋扩大,但我们的外交*策始终围绕和谐、追求和平而展开。中国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构建的和谐世界,是对不同文明的兼容并蓄,更是对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彼此尊重。“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及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时,我坐在观礼台上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阅兵,阅的是“国之重器”,更是一种国家力量,是中国维护正义的决心和实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深受和谐文化润泽和滋养的礼仪之邦,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纵览世界风云,昔称“紫气东来”,今有“和气东来”;人叹“文明冲突”,我有“和风西送”。正如那首传唱在大街小巷的《和谐中国》,生动描绘出了人们对和谐的热爱和向往:和风细雨的好时节,和颜悦色的好感觉,和而不同的好山岳,和如琴瑟的好江河,和气致祥的好人家,和如一家的大神州,和衷共济的共和国,和平共处的好邻邦……一唱天下和,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维护世界和平、共建和谐世界也正在成为当今全球的主旋律。

——摘自回良玉《九乐集》(中国言实出版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