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石钟山rdquo名称由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

石钟山,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九江湖口县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是长江下游沿线上的主要景点之一。

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公里。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石钟山傲然屹立于长江之岸,风景雄奇秀丽。它犹如一把铁锁挂在湖口县门前,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事要塞。

登上山顶,其南望匡庐,北镇长江,看长江滔滔,观鄱湖浩淼,江湖汇合处,水线分明,江水浑浊,湖水碧清,以截然不同的水色“划”出了一条奇妙的界线,甚称鄱阳湖上一大自然奇景,绘成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图》,这就是著名的“江湖两色”。

山上古建筑与碑、石刻相得益彰,互相辉映,集楼、台、亭、阁等于一体,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这里石块具有天然形成的皱、透、瘦、漏、丑等特点,千姿百态,而且石叩之有声,观之出奇。

苏轼在探索石钟山的得名之后,自认为获得真知,甚至还不忘嘲笑前人几句。然而,在后人进一步的探访中,苏轼也成为了被嘲笑的对象。但古人何以对一个地名的来源投入如此之大的热情呢?元丰七年(年),苏轼行经湖口(今江西九江湖口县),在长子苏迈的陪同下,顺路游访了位于此地的石钟山。由此诞生了一篇千古名作《石钟山记》,讲述了自己探究石钟山得名缘由的故事。有趣的是,对于石钟山得名的探索,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竟持续了一千多年,苏轼只是其中的一个“过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探险家,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记录了他的观点: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在他之后,唐贞元十四年(年),隐居庐山的*先生李渤寻访石钟山,在水潭中遇到两块石头,叩击之后皆发出声音,一块清脆响亮,一块厚重模糊,停止敲击后,余声经久方歇。因此作《辨石钟山记》一文,认为这才是石钟山得名之由,其实,郦道元也错了。与两位前辈相比,苏轼更具探访精神,月明深夜,在山石“如猛兽奇*,森然欲搏人”的恐怖氛围中,苏轼乘舟直至绝壁之下。所见也因此别有气象:山下多穴罅,水波涌进,有“噌肱”之声如钟鼓不绝;且大石中空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二者相互呼应,苏轼恍然大悟。在《石钟山记》中,苏轼感慨道:“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也。”苏轼探求得来的缘由,和郦道元差不多,但更为详细。然而,当苏轼提笔嘲讽李渤时,或许想不到数百年之后,自己也会沦为他人嘲讽的对象。乾道三年(年),南宋著名*治家、文学家周必大泛舟湖口,他发现石钟山由南北两山构成,分别称上下钟山,上钟山有一石高四尺,扣之硿硿然;下钟山有一石宽一丈多,叩击有声,其他石头却不行。因而周必大认为李渤之说或有根据。直到此时,人们均认为石钟山是因声得名,只是对声的来源分为两派:风水石的共鸣发声说,石头叩击有声说。到了明清,有人更进一步地提出另一类观点:因形得名。仍旧是地理学家打了头阵。明嘉靖二十五年(年),地理学家罗洪先经过湖口,此时湖面尚未涨水,山麓尽出。罗洪先沿山麓攀爬,又入其中,发现此山里里外外都像钟的形状。原来如此。于是,他批评苏轼没看到全景,难怪有失偏颇啊。清咸丰八年(年),曾国藩手下的湘*大将彭玉麟在与太平*征战之余,也颇有闲情逸致地追复先哲脚步,来到石钟山。他发现:“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而上钟山亦中多空洞,且山势上锐下宽,似宜以形论而不以声论。”两年后,彭玉麟和曾国藩再度登览石钟山,曾国藩作了一番“打脸式”的评论:“东坡叹李渤之陋而不知坡亦陋也。”彭玉麟的总结,给持续一千多年的争论画上了句号,但回过头来思考一个问题:区区一座石钟山,古人为何如此热衷于探究其名称来源?有一个与石钟山有相似的故事。重庆下辖有一个大足区,"古昌州地志”解释说,当地土地肥沃,人民生活美好,以至于身体肥胖,连脚也大了,故称“大足”。这个解释无论怎么看都令人觉得奇怪。有道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明代时就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此人名为郭子章,隆庆年间进士,好出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可谓徐霞客的先行者。当他来到大足时,县令道出的说法和志书完全不一样:这里土地贫瘠,人民贫苦,以至于经常逃避赋税。之所叫大足,或许是因为山中有巨人足迹。这个说法也很不合情理,郭子章在翻阅了一番史料后,终于获知真相:唐代武则天时有年号为大足(年,使用了10个月),此地正是唐代所设,故而以此命名。无论是石钟山,抑或大足,其实都凝聚了同样的内核:地名来源。早在东汉初年,史学家班固撰《汉书,地理志》时,就对一些地名的渊源做了解释,如瓜州得名于“地生美瓜”,这是人们探究一地之名的开端,此后,这一精神得到了后人的继承和发展。到了明代,一部阐释地名渊源的集大成之作诞生了——《郡县释名》,作者正是前面提到的郭子章。此书第一次将散见于地志、官私史书、档案中的地名解释,汇编在一起,同时进行综合研究,探求地名发展的规律。可以说,地名的本义固然重要,但对其本义的探索,从另一个维度彰显了地名的价值。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探索地名的古人)在地名丛中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给地名注入了无限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型得名在苏轼等前人求索基础之上,明清时人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观点:石钟山是因形得名。石钟山山势上锐下宽,内部呈空穴状,内外俱似钟形。但是,只有当枯水期或潮落时,人们才能进入内部洞穴之中,窥探其形。这也正是苏轼无法探求真相的直接原因。

石钟山记

宋代: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注释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莫(mù)夜:晚上。莫,通“暮”。磔(zhé)磔:鸟鸣声。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涵澹澎湃:波浪激荡。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窾(kuǎn)坎镗(tá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铸成“无射”钟。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