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成吉思汗这个向来以武力闻名的家族之中,托雷自幼就与旁人不同。他是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就跟随在父亲身边,拥有着丰富的沙场征战经验。在他早年的时候,曾经参与过攻打金朝与西征的战争,屡次立下功劳。
成吉思汗分封诸多儿子的时候,托雷就负责执掌在斡难河和怯绿连河的斡耳朵、牧地和军队。父亲去世之后,他就按照当时的传统担任监国,拥护窝阔台继承皇位。他十分尊敬窝阔台的统领,为了国家出生入死。谁料在击败金朝班师回朝的过程之中,却突然病发去世,实在令人惋惜。
托雷是成吉思汗正妻所生的第四个儿子,在他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其中一个便是之后的蒙古大汗,窝阔台。托雷的少年时期大半都是在战场上度过的,他曾经跟随父亲南征北战,拥有丰富的征战经验。
稍微长大之后,他就开始带领军队独占一方。在他的带领下,他攻打下了金朝的德兴府,后来又跟随父亲占领了雄州、河间等河北诸多郡县,以及山东全境。
成吉思汗决心发动西征战争的时候,托雷也跟随在父亲身旁,并与之共同率领主力部队越过沙漠,直逼不花剌。只见他们父子二人带领军队从黑沙石出发,经过了铁门关不断南下。
成吉思汗也有心想要考验这个儿子,又担心危及他的生命。因此特意从军中挑选强悍的人,组成了一支精锐的部队,让托雷带领着先行一步度过阿姆河前往攻打呼罗珊诸城。
成吉思汗进一步攻打塔里寒寨的时候,守护在此地的士兵与百姓们齐心协力,占据着险要的地理位置抵御蒙古骑兵。导致蒙古军队围攻七个月之久都没能成功,直到托雷奉命率领军队前来支援,这才将这座城市攻克下来。成吉思汗恼羞成怒,直接将这座城中的所有守军以及人民杀光殆尽。
之后托雷又接受父亲的命令,进入了呼罗珊地区,对于那些反抗蒙古铁蹄的城市进行了一场残酷的镇压行动。受到父亲的影响,托雷血液中本来就充满着血腥因子,因此他面对敌人毫不仁慈,所过之处,血流成河。他也因为在多场战争中的铁血手段,使得当时的大臣们都畏惧不已,士兵们也更加服从他的领导。
嘉定十四年,托雷将他的目光放到了你沙不儿。
这座城池的首领颇有头脑,他自知实力不敌便主动派出贵族,向托雷方面请求投降。却没想到托雷根本不答应,还下令用大炮以及投石器发起猛烈的进攻。甚至在进入城市后,还允许士兵们肆意屠杀百姓。
除此之外,托雷还一路血洗了奈撒等多座城池。当时本就是七月酷暑时节,士兵们也无力继续长途跋涉,成吉思汗就命令托雷带领军队休息。拥有如此突出的战绩,为何托雷仍旧不能够成为国家的继承者呢?
托雷刚刚参与西征战争的时候,按照蒙古方面的习俗,年幼的儿子出生之前,成吉思汗的夫人便跟随在其身边。其夫人曾经询问,成吉思汗若是在其百年之后,应该由谁继承王位?成吉思汗觉得有道理,因而召集手下的弟弟以及儿子,最终一致同意由窝阔台继承王位。
成吉思汗临死之前,他又再次将儿子们诏到身边,要求他们一定要服从窝阔台的领导,兄弟之间更是要精诚合作,不能够有兄弟阋墙行为的发生。
不久之后成吉思汗就去世了,按照汉朝封建帝王驾崩之后,由他指定继承人登基不同,这蒙古的议事会制度仍旧在发挥着作用。窝阔台不能够因为父亲的命令继承王位,必须等到两年之后举行的部落大会才继承王位。
在这两年里,蒙古帝国都是由拖雷监管着。两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为了推选新任大汗,蒙古的以及大臣们就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机会。宫廷中有人主张立托雷为主,反对成吉思汗遗命。虽然托雷也有这种想法,奈何反对派势力太过强大,导致他只好遵守当初的约定,拥护兄长继位。
民国官修正史《新元史》柯劭忞的评价是:“周公金縢之事,三代以后能继之者,惟拖雷一人。”
按照这段话所说的那样,成吉思汗的继承人,非托雷莫属。然而成吉思汗有自己的考量,反对派的势力也太过强大,导致托雷最终失去了唾手可得的王位。自从窝阔台继承王位之后,托雷便与之兵分两路攻打金朝。
他们谨记父亲成吉思汗的遗嘱,用武力威胁的方式从宋朝境内借道。最终在三峰山之战中,托雷重挫金朝方面的主力部队,并趁机占领了河南的诸多郡县。所有的一切都在随着好的一面发展,谁知道由于天气太过炎热,托雷在班师回朝的过程中因病去世。
参考资料:
《新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