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络文学质量泥沙俱下要走进春天仍需加把劲 [复制链接]

1#

络文学质量泥沙俱下 要走进春天仍需加把劲


彭训文


    回首2011年,络文学战绩不错:络文学用户规模突破2亿;改编自络文学的影视剧屡获高票房或收视冠*;络作家参加全国作协代表大会与作家培训班;茅盾文学奖首次向络文学敞开胸怀等。在为络文学的成长感到高兴时,我想到络文学多年未解的沉疴——质量泥沙俱下,模式化与趋同化严重,多数络作者和站处于维持生存的状态。


    络文学要想走进繁荣的春天,仍需加把劲。


    首先,需要一部分络作者有意识地向文学深度进发。如果说络文学滥觞于写手们悦心快意、自娱娱人的写作姿态,如今的络作者则往往囿于点击率产生的收入压力而显得“无所追求”。情感叙事和深沉主题让位于玄幻、修仙、穿越等具有高阅读率的题材,络文学正蜕变为快餐,文学精神逐渐被稀释。


    实际上,无论是通过何种载体,写作本身就意味着对文学精神的向往,它既是托尔斯泰所说的人类的“同样的情感”,也是鲁迅所要表现和探索的“理想的人性”。实现络作者向文学深度的进发,不是敦促他们板着面孔教育大众,而是促进他们对艺术传统的赓续和向自身文学心灵的服膺。这是对一切文艺生产基本的审美期待。


    其次,需要一部分文学站向文学精品站转变。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中文文学站总数在4000个以上,国内原创文学站已超过1500家。然而,萦绕在众多文学站站长心头的是如何实现文学与市场的“兼得”。艺术的价值律令是一维的,其终极目标是追求文艺审美;站的市场化运作也只有一个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实,资本介入络文学,并非只能一方向另一方屈就,实现文学站向文学精品站的转变,反而能促进文学站与作者、市场运作等形成良性互动。为此,文学站不仅需借鉴传统媒介的经验,建立起合理的评审制度,还要具有将文学终点延伸到文化产业链条中去的勇气和策略。


    此外,引导络文学向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时代精神相适应的转变。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和社会生态的“健康”二字。有调查显示,在中国络文学小说的用户中,高学历人群已超过七成;存在新一代人阅读丧失深度、读者单纯追求阅读快感、专注沉思能力下降等问题。络阅读给读者乃至社会的文化趣味、思维方式和精神活动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和潜能,应当发挥好络文学的独特优势,建立起一个大众参与、分享情感表达的体系,让大众智慧参与到文化创造中来,营造出健康向上的创造氛围,这不仅是对文学写作传统的回归,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